活動隔斷行業資訊最新文章
相關文章
活動隔斷工程解決方案
聯系我們

金利仕活動隔斷
全國統一咨詢熱線:
13533177889- 電話:0757-85625003
- 電子郵箱:jinlishi@139.com
- 地址: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河村石榮工業區二橫路2號
- 更多
活動隔斷屏風的發展史
活動隔斷屏風的使用,在中國已經是由來已久了。可以這么說屏風隔斷貫穿著整個華夏民族的發展。為了大家有更深入的了解,金利仕活動隔斷為大家詳細講述屏風隔斷的發展史。
一、屏風的起源
屏風之名在戰國時期就已有之。而屏風的使用早在西周初期就已開始。不過當時沒有屏風這個名稱,而稱其為“邸”。屏風也可稱為 “ 座”,是專指御座后所設的屏風。在當時,屏風不僅有屏蔽擋風的作用,也是一種很講究的陳設品。到戰國時期,屏風的制作已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。
二、漢代的屏風
漢代屏風在種類和形式上較前代有所增改,除獨扇屏外,還有多扇拼合的曲屏,也稱連屏,或疊扇屏。漢代屏風一般多用于室內,偶爾也在室外使用,但不多見。有一種較大的屏風,專為擋門起遮蔽作用,位置相對固定,室內所用屏風,大多用木制成,而室外的屏風,用木制的就不多了。為了經得住風雨侵蝕,常用土石砌成。作用與我們今天所見的影壁和照墻相同。
三、魏晉至隋唐五代時期的屏風
魏晉至隋唐五代時期,屏風的使用較前代更加普遍。不但居室陳設屏風,就連日常使用的茵席、床榻等邊側都附設小型屏風。這時的屏風,除起陳設作用外,更主要的還是起遮蔽擋風作用。南北朝時,這類屏風開始向高大方面發展,數量也在不斷增加。折疊屏風的特點主要在于輕巧靈便,獨扇屏風卻不然,它形體寬大且重,還必須有較重的豎向木座支撐,否則不能直立。由于穩重,它在室內陳設中的位置相對比較固定。
四、宋、遼、金、元時期的屏風
宋代的屏風,四邊較寬,邊框內鑲里框,以矮佬和橫棖隔成數格,格內鑲板,浮雕絳線,屏心描繪山水風景。屏下鑲裙板,鏤雕曲邊豎欞,下有墩子木。寬邊框,全身素面,不作任何裝飾,裙板鏤出壺門洞,兩側有站牙抵夾,底座與屏框一木連做。這類屏風為紙絹裱糊,重量不會太大。
金代木影屏和山西大同白馬河元代王青墓出土的陶影屏底座相比較,可以斷定是專為架設屏見的底座。山東高唐金代虞寅墓壁畫所繪的屏風,還裝飾著精美的牡丹紋。
元代屏風為云頭座,屏身上部刻小方格窗,四周鑲四塊條板,屏身下部用兩根棖檔間為三格,涂深棕色顏料,外罩桐油。
五、明清兩代屏風
屏風在宋代以前基本以實用為主,裝飾次之。到了明代,屏風不僅為實用家具,更是室內不可缺少的裝飾品。明代屏風可分為座屏風和曲屏風兩種。座屏風又分多扇組合和獨扇插屏。多扇座屏風由多扇組合而成,或三扇,或五扇,最多九扇,都用單數。
喜歡這篇文章嗎?那就點擊按扭分享她吧!上一篇:佛山金利仕活動隔斷客戶名錄
下一篇:移動隔斷:讓空間“活”起來的神器